初冬时节,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的玻璃器皿加工基地里,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。经过挑、滚、吹、定等工序,如糖浆般粘稠的玻璃原液在火焰里绽放出千姿百态。
成型后的玻璃,还要再经过切、磨、烘、检、洗等流程,一件晶莹剔透的玻璃杯才算制作完成。(王浩庆/文 兰立强/摄)
吹制的第一道工序是挑料。工人用挑料杆在玻璃液中轻轻一挑,一团橘黄色的玻璃液便附着在管口。
随后,吹制工人将玻璃液吹成灯泡状的小球,随后固定在滚轴上保持形态。这一步骤俗称吹“小泡”。图为初步吹制过后的玻璃“小泡”。
在料团成型的基础上再次取料,放入滚料碗中不断转动,滚成圆形,为下一步吹制做好准备。
待料团匀称后,吹制工人从挑料杆的另一头将气平缓吹入杆内,同时转动杆体。吹气时间和吹气量是保证产品尺寸的关键,吹气过大会使制品端部过薄,尺寸偏大;反之则端部过厚,尺寸偏小。
将吹制后的料团放入模具中,一边吹气一边调整角度。在不停吹气和转动下,使料泡不断胀大,逐渐贴合模具。这一步骤被称作吹“大泡”,对吹制工人的技艺要求较高,通常需要多年的吹制经验才可完成。
据工作人员介绍,玻璃在吹制过成中经受了强烈的温度和形状变化,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。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。如果直接冷却,很可能在存放、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破裂。
为避免这一问题,玻璃制品在成型后必须进行退火处理。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保温或缓慢降温一段时间,减少玻璃中的热应力。
玻璃吹制的整个生产流程都需在高温环境下实现。图为工人正使用加热枪烘烤瓶底。
等杯子冷却下来,针对杯口处的废料,需按订单尺寸将多余部分进行切割。通常工人会先用玻璃刀割出划痕,紧接着再用火烤,使其自然脱落,确保杯口平滑圆润。
图为工人在给玻璃杯进行“烘口”。
制作完成的玻璃杯还需进行清洗、检验。图为工人透过光线检查成品。
图为工人检查成品。
装箱前,工人正清洗玻璃杯。
近年来,当地的玻璃制品在市场中越来越走俏,还闯出了国门。
北京抽检元宵汤圆全部合格 提示消费者选购时查看标签******
中新网北京2月2日电 (记者 杜燕)“元宵节”来临之际,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商场超市、批零市场、餐饮单位、生产企业、网络平台等开展元宵(汤圆)食品安全监督抽检,经检验,全部合格。
本次专项抽检覆盖20余个主要品牌,共66批次。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相关规定,重点检验防腐剂、甜味剂、生物毒素、重金属污染、质量指标等项目。经检验,全部合格。北京市场销售的元宵(汤圆)安全状况总体较好,节日期间市民可放心食用。
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食用元宵(汤圆)消费提示:
一、查看标签。选购元宵(汤圆),要仔细查看包装上的食品标签内容是否齐全。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,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应包括食品名称、配料表、净含量和规格、生产者和(或)经销者的名称、地址和联系方式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、贮存条件、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、产品标准代号等信息,以及其他需要标示的内容。谨慎购买无标签或标签信息不全、内容标示不清晰的产品。易敏人群在挑选或食用元宵时需注意仔细查阅配料表,以及配料表邻近位置是否有过敏物质提示信息。
二、认真挑选。注意检查元宵(汤圆)产品包装是否完整,外观质地是否均匀。尽量选购色泽均匀,外形基本圆正,大小基本一致,皮层薄厚均匀,不露馅,不裂口,无肉眼可见杂质、霉斑的产品,避免购买存在开裂、变形、粘连等情况的产品。
三、适量食用。食用元宵(汤圆)要参考包装标签上的食用方式,在煮熟煮透后食用。由于元宵(汤圆)的馅料中糖、油含量较高,消费者要结合身体状况适量食用,消化系统相对较弱的老年人和儿童要注意食用量,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等特殊疾病患者应谨慎食用。
四、妥善保存。消费者要树立勤俭节约、爱粮节粮的良好风尚,节日期间要合理采购元宵(汤圆)产品,提倡按需采购,减少囤积。未食用完的食品应按照包装标识的贮存条件密封保存,并尽快食用,避免造成食物变质影响身体健康。(完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